欢迎您进入金安区妇幼保健院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就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保健天地 >【儿科保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1
【浏览次数:1821】【2019-10-28 15:0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第一部分 儿童保健基本信息

一、新生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一般为 2500 克~4000 克,低于 2500 克为低体重儿, 高于 4000 克为巨大儿。身长一般约 50 厘米。 2.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 600 克以上、身长增加 2.5 厘米以上为正常。 3.新生儿一般出生后 2~3 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7~10 天消退。如果黄疸 出现过早或逐渐加深,要及时就医。 4.母乳是 0~6 个月婴儿的最佳食物和饮料,在此期间不需要添加其他食物 和水。 5.新生儿出生后应在 1 小时内尽早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6.初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病物质,有助于预防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 疾病。 7.哺乳时抱新生儿的四个要点为:新生儿的头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身体 贴近母亲,鼻尖对着乳头,张大口含接大部分乳晕。 8.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母乳不足时,更应增加喂哺次数。 -3-9.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天应补充 400 国际单位的维生 素 D,早产儿每天应补充 800-10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正常足月新生 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10.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体温保持在 36℃~37℃,居室定时通风。 11.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和发育,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 般为 16~20 个小时。 12.新生儿有视、听、触等感觉,可通过母婴间皮肤接触、回应性的表情和 语言交流以及利用颜色鲜艳、可发声的玩具等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觉刺 激。 13.新生儿皮肤娇嫩,擦洗时要轻柔,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选用柔软 的棉质衣物。 14.新生儿如出现体温异常、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呼吸急促、腹泻等异 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15.新生儿出生后应接受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筛查和 听力筛查。 16.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及满月时,可各享受1次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 

二、婴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儿童 12 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3 倍,身长约 75 厘米,头围约 46 厘米, 胸围约等于头围。 2.婴儿乳牙一般 4~10 月龄萌出,每日喂奶后家长要给婴儿进行口腔清洁。 3.婴儿 6 个月时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首先是强化铁的谷类或肉类等富 含铁的食物。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细到粗、少糖无盐 的原则。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 24 个月及以上。 — 4 —4.帮助婴儿从 7~8 个月开始锻炼咀嚼能力,练习用杯子喝水,实施顺应喂 养,鼓励逐步自主进食,至 12 个月时能够自己用勺进食。 5.应带婴儿每天户外活动 2 小时以上,通过抚触、做操等形式,促进婴儿 身体活动。 6.婴儿出生后即可练习俯卧抬头,6 个月后开始练习爬行,家长在日常养 育过程中,敏感把握婴儿的需求,及时提供回应性照护。通过与婴儿交 流与玩耍,促进婴儿的发育。 7.腹泻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坚持母乳喂养,不减餐。 8.婴儿出现吃奶差、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9.婴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以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 10.婴儿 3、6、8、12 月龄时可各享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心理行为发育筛 查和咨询指导,6~8 个月时接受血常规检查。 11.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应从感知觉、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 适应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 12.生长监测图是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状况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体 格生长偏移。 

三、幼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幼儿 24 月龄时体重约 12 千克,身高约 85 厘米,牙齿约 16 颗。30 月龄 时乳牙出齐。36 月龄时体重约 14 千克,身高约 95 厘米。 2.幼儿膳食逐渐趋于家庭饮食,但食物应体积较小,品种多样,口味清淡。 三次正餐两次加餐营养合理分配。 3.幼儿食物中,每天都应包括肉、蛋、奶,补充维生素 D。鼓励幼儿自己 -5-用勺吃饭,按时进餐,控制零食,少吃高糖、高脂和快餐食品。鼓励喝 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4.儿童应养成饭后漱口,早晚由家长使用含氟牙膏给儿童刷牙的口腔卫生 习惯。 5.幼儿练习手的抓握动作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可促进神经行为发育。 6.幼儿一般 15-18 月龄可独走,18-21 月龄可上台阶,24-30 月龄能跑跳, 同伴间交往明显增多。 7.2~3 岁是幼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多给幼儿看画报、讲故事、教儿 歌,鼓励幼儿多说话、多回答问题。 8.幼儿出现咳嗽时,应数 1 分钟呼吸次数,若多于 40 次,应及时就医。 9.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 38.5℃,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 施。 1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幼儿肠道感染的关键,要做到不喝生水、不 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 11.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要注意预防烧烫伤、溺水、跌落、窒 息和交通事故等伤害。 12.幼儿 18、24、30、36 月龄时可各享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心理行为发 育筛查和咨询指导,18、30 月龄时分别至少查一次血常规。继续完成 预防接种。 

四、学龄前期保健基本信息 

1.3~6 岁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趋于稳定,每年体重约增加 2 千克,身高 约增加 5~7 厘米。 — 6 —2.学龄前期儿童食物要多样化,定时进餐,不挑食,少吃零食、甜食和冷 饮。 3.保证学龄前儿童规律、充足的睡眠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 3 小时运动时 间,其中户外活动时间应达到 2 小时。 4.儿童应从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每次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 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家长要以身作则。 5.从 3 岁开始每年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发现异常及时矫治。预防眼病与眼 外伤。 6.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为进入 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7.要训练学龄前期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8.学龄前儿童每半年到 1 年可各享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心理行为发育筛 查和咨询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五、学龄期保健基本信息 

1.学龄期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前,体重每年约增加 2 千克,身高约增加 5~7 厘米。 2.加强营养,平衡膳食,保证早餐的质量,选择奶类、坚果、果蔬等健康 零食,少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3.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初中生 9 小时,高中生 8 小时。 4.学龄期儿童每天应保证 1 小时的体育锻炼。 5.儿童应做到饭后漱口、睡前刷牙、少吃甜食、定期口腔检查。 -7-6.每次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2 小时。 坚持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年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就医。 7.学龄儿童应按程序完成预防接种,预防相关传染性疾病。 8.经常对儿童讲解安全防护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预防交通事故、外伤、 溺水、雷击和中毒等伤害。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 医院地址:六安市长安北路1123号 邮编:237006
皖ICP备120192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