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金安区妇幼保健院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就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内科抗疫纪实
【浏览次数:1699】【2022-04-17 11:22】【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2022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六安城。在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工作人员的记忆里,它是一段按下快进键、日夜连轴转的难忘时光。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科人员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奔赴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十二时辰,时序分明,而他们的十二时辰,却是日与夜无间隙的付出与坚持,辛勤的内科医护工作者们,让每一个时辰都闪闪发亮!

   光阴起始,昼夜之间,漫步在疫情时期的时间回廊之中,随着摄像头的晃动,我们看到了内科医护们不同时刻的剪影,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等待这座美丽的六安城痊愈……

 

护士长闫敏——冲锋在前

    “宝贝,你在家要听奶奶的话,爸爸妈妈都要出去打怪兽,过几天就回来……”电话这头传来闫敏护士长哽咽的声音。闫敏是内科护士长,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抗疫,她和孩子爸爸都毅然选择逆行,舍小家为大家,丢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老人在家。闫护士长匆匆地和4岁的小儿子见了一面,此刻她顾不上小儿子的哭闹和不舍,便赶紧收拾便衣回到单位。因特殊原因,部分重点科室实行闭环管理,这无疑增大了工作量。在得知兄弟科室11楼呼吸二科护士紧缺需要增援后,闫护士长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担任呼吸二科病区相关护理工作兼病人及陪属的生活护理工作。病区病人高峰期达30多人,加上陪属最高达100人。每日任务艰巨,闫护士长在采集核酸工作和治疗工作结束后汗流浃背,却顾不上吃饭,立马为病人送去盒饭等物资,以保障病区病人和陪属每日的生活需要。

1.png

2.png

图为闫敏护士长为病人家属打水,送盒饭,采集核酸

 

陶敏医生——暖心送药

      4月7日这天,内科陶敏医生突然接到一通求救电话,原来是陶医生曾经收治过的病人打来。“陶医生,我胰岛素用完了怎么办呀?我儿女不在身边,现在疫情期间也买不到,这可怎么办呀?”电话那头非常焦急的说道。陶医生一边安慰,一边毅然决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为张老太送药!因为张老太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需要每天服药并注射胰岛素。疫情当前,小区封闭管理,市民出门买药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不占用医院车辆资源,留给更多有需要的病人。下班后陶医生赶紧借来一辆电瓶车,换好便装带着通行证飞奔了出去。仅用半个小时就将胰岛素和急需用药送到张老太的手中,并询问张老太最近的病情情况。“太感谢你了陶医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很感谢!”张老太激动不已,满眼感动的泪水。“这其实是举手之劳,能帮到别人,我们很开心。”陶敏说,“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有困难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坚信一定能战胜疫情。” 身相远,心相近,陶医生让战“疫”又多了一份温暖。


3.png

图为陶敏医生为慢性病老人送药,去管控小区巡诊

 

 

金山、张亮亮、陶敏、杨娟医生——医疗巡诊日夜忙碌

自4月9日始,医院成立疫情下应急巡诊队以来,内科金山医生、张亮亮医生、陶敏医生、杨娟医生积极承担院部内科组的相关巡诊任务。到各个社区进行宣传,24小时随时随地为封控在家的居民提供转诊、上门诊治、上门送药等基础应急医疗服务,为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实质性的内科诊疗服务,保障居民的医疗需求。巡诊结束换班后,四位医生顾不上休息,继续担任社区核酸采集工作,不惧辛苦,敢打敢拼,连续作战。经过连续几日的奋战,金山医生眼睛已经出现红血丝,张亮亮医生的嗓子也日渐沙哑,杨娟医生脸上布满了一道道压痕……那熬红的双眼、嘶哑的喉咙、满脸的压痕,甚至打颤的双腿……无不印证着他们在疫情期间执着的坚守和辛勤的付出!


 4.png

图为内科医生金山,张亮亮巡诊工作照


5.png

图为内科医生杨娟、张亮亮在雨天和夜间巡诊工作照

 

冉玲玲、金山等医生——不辞辛苦入户采集

      内科医生们不仅要承担着本科室病人相关的诊疗工作、巡诊工作,同时不间断的担任全民核酸采集任务。冉玲玲医生,金山医生等首当其冲。他们是人民健康的日常守护者,更是疫情波动时期的重要支撑力量。一采就是好几个小时,同一个动作重复几百、甚至上千遍,从户外到上门采集,确保如期高效完成核酸采样,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6.png

图为冉玲玲医生上门采集时与小朋友送的画合影


7.png

 图为金山医生夜晚为社区居民测核酸


8.png

图为内科巡诊分队成员核酸采集照片

 

潘群老师——隔离点里忙碌的身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隔离点无疑也是最危险的前线之一。4月11日下午内科潘群接院部通知,立马收拾行李进驻隔离点,当晚就开始组建隔离点布局及核酸采集等相关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投入隔离点工作,迄今为止已经一个多礼拜没有回家了。今年潘老师的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因为疫情奔赴一线,她却不能陪伴女儿度过这段艰难的备考岁月,甚至照顾不了女儿的生活饮食。“每次和女儿微信视频,我的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潘群激动地说,“这是感动的泪水,也是骄傲的泪水,女儿成绩很优秀。”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特别是紧要关头,内科医护们完美诠释了团队的反应力、凝聚力、执行力!他们大多撇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年长的父母,在茫茫夜色中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疫情的战场,开启了一段逆行之旅!


10.png

图为潘群老师在隔离点工作照片

 

张迪、郭玲等护士——临时院感小分队

    为加强疫情常态化院内防控工作,落实好新冠肺炎院内检测。内科护士张迪,郭玲等组建成一支临时的院感小分队,每日负责对院内外环境进行物表采样,疫情期间兼顾院内两栋大楼的物表采集工作。采样点位主要包含病房门把手、电梯按键、护士站、办公室等一些重要人员流动的必经场所。每24小时进行一次采集。闷热厚重的防护服加上30多度的高温天气,使她们的脸捂得通红,汗水早已浸湿了里面的衣服。但即便这样,姑娘们却勇于克服生理上的困难,依旧细致入微地进行每一步的采集工作,没有半点疏忽,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物表采集点。采集物表结束后,她们又接着奔赴社区的核酸采集工作。内科郭玲是一名正值哺乳期的年轻护士妈妈,面对严峻疫情,忍痛断奶,离开刚满9个月的孩子奔赴抗“疫”一线。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女子本刚,遇战更强。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奔赴一线并不是她的义务,而是她面对疫情肆虐时的坚定选择。还有很多的内科工作者们用“小家”的牺牲换来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孩子需要她们,家庭更需要她们,但是她们深知医院的病患更需要她们!


11.png

12.png

      图为内科护士张迪、郭玲进行物表采集工作图   

 

   自疫情发生以来,涌现了诸多温暖的故事。还有很多默默在背后付出的一线工作者,每个内科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征尘未洗,使命在肩,我们众志成城,必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没有人孤军奋战,那些抗疫工作期间简单的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并肩同行无不见证着内科同事间团结友爱、共克时艰的深情厚谊,内科医护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壮丽的抗疫凯歌!


                                (内科护士 王茜   供稿)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 医院地址:六安市长安北路1123号 邮编:237006
皖ICP备120192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