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的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脚下的路还有很多的累,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无怨无悔,从容面对。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这天,隔离点突然响起了熟悉的音乐《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来欢送这些天在隔离点日夜奋斗的医护工作者。
卡点值守、测温消杀、核酸采集、院感培训......口罩遮住了她们的容颜,却遮不住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就像是一朵朵绽放在”疫”线的铿锵玫瑰。她们,就是疫情期间奋战在隔离点一线的金安区妇幼保健院护理团队成员。她们是从我院各临床科室抽调出来的护理精英,“深藏”在本市各个医学观察隔离点里。她们用一次次无畏的执着坚守为隔离点的群众织起一张温暖的疫情防控网,一个个最美“她”身影,践行着巾帼抗“疫”的别样担当。

早在3月中下旬,六安市已设置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实施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到六安的人员、密切接触者及次密接触者集中隔离的疫情防控方案。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张健和手术室护士张莹成为第一批驻扎在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分别被派在金安区都市春天花园隔离点和悠然之家隔离点,负责隔离点相关的感染防控工作。然而在4月六安疫情爆发最艰难的时期,我院又相继抽调潘群,谢虹,李家琪,江兰等护理人员到达我市各个重要隔离点参与防控工作及采样工作。
我院护理团队成员到达各个隔离点后立马投入工作状态,立即开展对现场工作人员培训情况、隔离场所设施与设置等版块进行细致摸查,迅速制定“隔离点感染防控要点”。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的设置要求,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以及隔离观察人员专用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进行布置。开展日常隔离点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监督,严格落实污费处理、环境消杀等流程,从而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建立好监督机制,抓好隔离点工作的各个环节。当4月份抗疫工作到了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候,隔离点的院感工作更不能有丝毫放松,为了更好优化工作流程,做到“零感染”,团队成员深入隔离区域对各项工作进行精准管理推进,及时调整隔离点核酸检测流程。通过实时监控对进入隔离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通过监控复核工作人员脱防护服等关键节点,以此判断有无感染风险。若存在感染风险,立即实施预定好的方案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就地隔离,确保隔离点清洁区绝对安全。同时协调做好观察对象和工作人员全方位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抓实、抓细、抓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控工作,为取得第一阶段疫情防控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在这里做事很认真负责,让我们受到了专业的培训,同时人又很谦虚。”这是都市春天隔离点其他工作人员对“80后”张健的评价。早在3月中下旬,张健到达隔离点后,她就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个人准备工作,迅速摸熟隔离点一切工作流程。每天从6时开始,张健就守候在监控大屏前,严查隔离区工作人员一整套工作流程是否规范。通过精准的监督、指导、协调,确保隔离点环境清洁、消杀严谨、防疫物资分配到位。特别是对于感控零基础的志愿者,她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至今(5月中旬),张健仍坚守在隔离点工作。没想到这一走,就是离家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从张健那里了解到,目前隔离点接收的还包括部分境外进皖人员。面对高度的感染风险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依旧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站好最后一班岗。

图为张健在监控大屏前检查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

图为张健日常开展隔离点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为了缓解被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张健提出了一个好方法,在所负责的隔离点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同时采取匿名制的方法以保护人员隐私。这样会方便工作组人员与隔离人员通过微信“面对面”联系,她还时不时地在群里发送心理健康知识、防疫知识以及一些安慰的话语,来缓解隔离人员的焦躁情绪。她在群里耐心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尽自己能力去解决一些隔离人员生活上的需要。同时每天定时叮嘱人员按时服用中药增强抵抗力。遇到特殊情况,张健也会用私人微信与隔离人员私聊,充当临时的“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地对特殊人群进行心理疏导。被隔离人员与工作组人员,从不曾相识到朝夕相处,从无话而谈到深深感动,虽有无情的病毒,却阻断不了疫情防控的决心和彼此间的关爱。

图为张健 建立微信群与隔离人员进行交流(微信聊天截图)
4月16日这天晚上,一名被隔离人员突然出现发烧症状,正在悠然之家隔离点巡视的张莹立即采取措施,让工作人员注意防护,并开始悉心监护这名被隔离人员,每半个小时对她复测一次体温,复测核酸,同时为她送去相关药物。对其房间周围及内部进行消毒、打扫,坚决杜绝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当得知这名人员复测核酸结果为阴性时,张莹的心才彻底放松了下来。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但特殊时期这就是我们的岗位,我们必须守好,这是职责所在!”张莹说道。 一句职责所在,这些人冲锋在最危险的隔离点!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被隔离人员才能安稳心绪,配合防疫。这些“守护者”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关键屏障,让隔离点处处洋溢着温情!

图为张莹在为进入隔离点前做准备工作
感控工作需要对专业院感知识了然于胸,更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只有足够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确保守护安全“零遗漏”。因为在隔离点工作周期较长,且工作环境单一,隔离点的一些工作人员难免会有些失落。李家琪作为皖西宾馆隔离点的督导员之一,观察协调做好一切疏导工作。她是隔离点的“心细人”,总能更好地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关爱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被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称为“贴心小姐姐”。自从来到隔离点,李家琪爱 操心 的“老毛病”又犯了,大事小事都往身上揽,每天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后,再三巡视检查隔离点的门窗是否关好,确保隔离环境安全、舒适,不出一丝纰漏。4月17日这天,隔离点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密接人员,李家琪因不放心接待人员询问流调史不够仔细,会导致在转送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所以她夜里一直不敢睡,坚持到凌晨3点才等到这群密接人员的到来。她拿着大喇叭站在大门口,一个接着一个询问流调史,并耐心地向他们说明来到隔离点的相关情况。她反复叮嘱工作人员在接送时必须保持一米线,消杀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等一系列注意事项。任务结束后,李家琪发现天也亮了。

图为李家琪凌晨在隔离点(皖西宾馆)大厅门口指导工作(监控画面)
潘群老师作为医院的一名“老将”,在护理岗位已有24年的时间。在疫情发生最严重的阶段时期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接到任务后积极赶去南屏苑格林豪泰隔离点做指导工作。到达隔离点当晚就开始组建隔离点布局及核酸采集等相关工作。她敢于担当,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手把手的教内部工作人员手卫生消毒应该怎么做,进行操作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做才更标准,穿脱隔离衣时哪里需要改进等,全部一项项亲自指导教学。为准点接收新的隔离人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集中隔离点,起早摸黑是常态,但作为隔离点的“暖心老大姐”,她总是保持着十二分的精神,每天高强度工作更是常态。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她每日把高频率使用的物资提前按顺序摆好,方便大家使用。这一行为得到了工作人员们的一致好评,大家总是说“潘姐真贴心!” 当被问到有什么困难没有,她直言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因为疫情奔赴一线,她却不能陪伴女儿度过这段艰难的备考岁月,甚至照顾不了女儿的生活饮食,她心里甚是惭愧。“每次和女儿微信视频,我的眼泪刷刷地就流下来了!”潘群激动地说,“这是感动的泪水,也是骄傲的泪水,女儿在学习方面很自觉。”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特别是紧要关头,我院护理团队成员完美诠释了团队的反应力、凝聚力、执行力!

图为潘群老师在隔离点对工作人员开展防护服穿脱培训

图为潘群老师在隔离点对工作人员开展“手卫生消毒”培训与考核
每天两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到每个房间采集核酸、监测体温、记录隔离观察报表、分餐配送、收拾生活垃圾、对房间楼道进行清洁消杀……这些都是谢虹每天在悠然之家隔离点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了,她日复一日地重复,却从来没有放松警惕。在隔离点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她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全天候准备交接隔离人员,确保为每一位隔离人员做好安排。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隔离人员告知其所在隔离场所相关规范及个人疫情防控需知内容,让住进隔离点的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相关情况,放下最初的紧张和担忧。深夜,隔离点工作微信群里还在跳动着字节,“下来接人”“收到”。谢虹仍在忙碌着带人进入隔离点,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每晚都会存在的场景。对于谢虹而言,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但真正处于防疫的工作岗位上,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共同坚守,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当忙碌过后的片刻闲暇,谢虹也会想孩子,拨通电话的时候,听到孩子们说想妈妈了,她的眼眶里就会泛起泪花。但她知道,隔离人员更想回家。“用温情守护着每一位隔离人员,并护送他们健康安全的回家,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是肩上背负的责任和使命。”谢虹说。

图为谢虹在为隔离房间人员采集核酸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无论是隔离点的医护工作者,还是被隔离人员,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全市疫情防控作贡献。连日来的奋战,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六安社会面动态清零。但此时此刻,仍有护理人员坚守在隔离点工作。我院护理团队用行动淬炼初心和本色,为隔离点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在这里衷心感谢每一位在隔离点日夜奋斗的医护工作者!
内科王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