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是我们整合自己身体和环境感觉信息的过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在环境中利用自己的身体。很多孩子小时候的粗大运动协调能力差,学习新的运动技能有困难,其实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关注孩子的感统能力。

我们所有的感觉通过输入的整合形成了最终产物,我们的感觉包括听觉、前庭觉(重力和运动)、本体觉(肌肉和关节)、触觉、视觉。通过我们的眼睛运动、平衡、肌张力、母婴联系、身体的认知、身体双侧的协调性、注意力、手眼协调等使我们产生注意力、组织能力、自尊、自信、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1、感觉调节障碍:感觉调节障碍过度的反应会导致产生注意力、情绪调节等行为结果;反应低下的会导致我们产生逃避、回避、自尊不足等行为结果。2、感觉统合和运用障碍:感觉统合和运用障碍会导致孩子出现回避运动的参与,粗大、精细运动、视觉运动协调障碍,感觉寻求等行为结果。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行为,我们一定要考虑是否感统能力出现了相对应的问题。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儿童对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家里、学校、游戏)中遇到的挑战。感统能力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儿童在学习新的运动技能方面有困难,将自己封闭起来,会影响整个童年的人际交往;患有感觉统合障碍的孩子,还会表现出有限和谨慎的运动,对游戏活动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少投入感情。所以,感觉障碍会限制人们参与广泛的日常活动,最终可能会限制个体进入社区和参与活动。

今天从五个方面来简单介绍如何介入干预:
1、视觉:
我们可以不用说话,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缓慢的通过非语言的信息来解读他们,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去表达,让孩子观察理解。
2、听觉: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音量吸引孩子,通过不同的语调和韵律去让孩子理解我们所表达的语境,让孩子将语言与情感联系在一起。
3、触觉:
触摸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增强的力量。(就像我们可以通过紧紧地拥抱来鼓励孩子)
4、本体觉:
当我们用自己的身体与孩子的身体做抵抗,孩子会做出反应,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发力感,根据需要调整自己身体的状态,去适应所处的环境。
5、前庭觉: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前庭觉输入的速度、方向,改变节律性来传递不同的信息给孩子,留意孩子的反应。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感统能力存在一定的异常,可以来我院儿保科308诊室进行专业的问诊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