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1月8日,我们迎来立冬节气。立冬过后,南方天气转凉,北方寒风凛冽,气温下降明显。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早点睡晚点起
立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中医认为,在生活起居方面要“阳气潜藏,******蓄积”,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可以固精气。睡前可以泡泡脚,能够补充阳气,还能帮助睡眠,良好的睡眠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
精神调养
情志方面,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同样也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改变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下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适量运动
立冬过后,天气越来越冷,但大家也不要终日蛰居室内。天气晴朗时,中老年人可以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运动可选择静态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慢跑、散步、登山等,以使阳气潜藏。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地点最好有阳光,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调节饮食
立冬过后,饮食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寒冷,人们更喜热食,加上室内温度高,出门也穿得暖,因而容易“上火”。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此时的饮食应以温和为主,热食不宜过燥,可适量食用高粱、糯米、香菜、韭菜、鸡肉、牛羊肉、龙眼、橘子等温性食物。多吃蔬菜、多饮水,以防津液耗伤。
“减咸增苦”也是冬季养生的饮食原则。具体来说,冬天要适当减少咸味食物,饭菜以清淡为佳。少吃海鲜,海鲜具有咸寒之性,过多食用易伤阳气。可适量增加苦味食物,如芹菜、莴笋、生菜等。老年人的日常饮食以温、补为主,可适量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荤素夹杂、软硬适度,避免食用寒冷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难消化食物。
地址:金安区妇幼保健院老楼1楼中医馆
电话:0564-3597115
校对:田新正
责编:朱 莉
审签: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