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一候“鸡始乳”: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家里的母鸡开始孵小鸡了。
大寒二候“征鸟厉疾”:冰天雪地的大寒时节,鹰隼之类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饥挨饿,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扑食。
大寒三候“水泽腹坚”:大寒之时的“冻”在最深处,如同冰冻入腹。

谚语道: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健康小技巧
1
常搓鼻
天冷后 “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
常揉腰
冬季正是补肾的好时候,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
勤泡脚
方法得当的泡脚不仅可以祛寒,还能有助于温肾阳。泡脚的水温宜在40℃左右,时间宜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泡脚时不宜过饱或过饥,水量宜没过脚踝,当感到全身温热、额头微有汗出即可。
此外,还可适当加一些药性温热的生姜、花椒等中药至水中略煎,放置稍凉时泡脚,这样有助于祛寒止痛,活血通络。
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由于温度感觉减退对水温不敏感,建议由家属测试水温或者温度计测试水温在40℃左右为佳,且不宜长时间泡洗。
4
按穴位
涌泉
涌泉是肾经穴位,是肾经经气的发源之处,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用右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左侧涌泉穴,左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右侧涌泉穴,左右各3分钟,每日一次,晚上最佳。
太溪
太溪是调补固护肾气的关键穴位,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太溪穴,以有酸、胀感为佳,左右各3分钟。
神封
神封是肾经穴位,位于胸部,第4肋骨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冬季寒冷,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神封可治疗胸肺部疾患,如咳嗽、气喘等。
操作方法:用食指指腹或手掌推揉两侧神封穴,左右同时按摩,操作3分钟即可。
神阙
神阙内藏元阴元阳,是固护肾精的又一关键穴位。它位于肚脐正中。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两手掌摩擦生热后,五指上翘,以手掌心带动神阙穴做环形摩动,力度轻柔,至有热感即可。
关元
关元位于肚脐下3寸。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搓热手掌,五指上翘,以手掌心在关元穴做环形摩动,力度轻柔,至有热感即可。
大寒禁忌
1.切忌食生冷食物:
大寒切记不可以吃冰冷食物,吃太多冰冷食物容易手脚冰冷。
2.大寒不宜过早外出
大寒天气寒冷,一些长辈年纪大的人若太早出门,心血管收缩比较不舒服,当日需早起者建议要多穿衣服。
3.忌运动激烈:
大寒天气较寒,过度跑步运动,容易导致心血管收缩剧烈,此外大量出汗也容易使皮肤毛孔打开,若不慎被寒气入侵容易遭来感冒身体不适。老人也容易有心血管的情况发生,因此大寒应避开过量运动。
4.俗话说“秋冬养阴”,而一天晚上21点开始就是阴气的开始,因此大寒后最好早睡晚起,睡眠时间睡长才能补足精气,让我们身体不断活化。
5.少喝酒:
大寒天喝酒容易有短暂发热感,但等热感消退时体温会极速下降,轻者感冒,重者容易使人失温导致猝死。
6.暖气不宜过强:
有在使用暖气的朋友不宜在大寒节气里开过强,以免皮肤干燥导致干痒伤害角质层。
地址:金安区妇幼保健院老楼1楼中医馆
电话:0564-35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