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门诊来了一名30多岁女子,进门时表情痛苦,一脸憔悴和倦容。经过问诊,了解到周某目前正处于哺乳期,刚刚哺乳2月余,20余天前因受了外力挤压左乳,出现左乳疼痛伴包块出现。反复的疼痛,折磨的患者不能正常生活与休息,痛苦不堪。乳痛期间在当地医院予以乳汁疏通及口服消炎药后,包块虽然存在,疼痛得到缓解。但近半月发现左乳包块不减反增,增大明显,左乳乳汁量明显减少,轻微疼痛,当地医院建议患者立即进行手术。周某因惧怕手术且处于哺乳期,拒绝了手术,随后转诊来到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找到景程程主任。景程程主任经过仔细触诊,发现左乳内上方明显可见包块位置皮肤突出,可触及3.5cm*2.0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明显波动感,右乳未触及明显包块。景主任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并行体格检查,结合乳腺彩超,最终诊断为“积乳囊肿”,根据患者要求为其进行保守治疗,予患者提出以下合理方案,口服消炎药物,预防感染,辅助以中医理疗仪器+局部中医推拿手法疏通包块;同时因患者要求回奶,故根据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帮助其回奶。



经过5天治疗后,患者左侧乳腺包块逐渐缩小,触痛逐渐减轻,双侧乳腺柔软,无明显包块包块及触痛。答:积乳囊肿,是指各种原因引起乳汁排出减少或产生过多,导致乳汁在腺泡(分泌乳汁的小囊泡)中积蓄而形成的囊肿。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1. 胸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部表面******内部。大多数患者仅表现为轻微的胀痛,哺乳期患者胀痛会比较明显。如果继发感染,可能会出现******自发的刺痛。2.肿块:较大的囊肿可以在******体表摸到肿块。多数患者的肿块在乳晕周围,触摸时感觉表面光滑,与周围的组织分界清楚,肿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有时按压肿块会有弹性。当囊肿内部液体变粘稠之后肿块会变硬,继发感染后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变得模糊,此时仅仅触诊容易误诊成乳腺癌。3.淋巴结肿大:较为少见,一般在囊肿感染时出现。肿大常发生在腋窝下方的淋巴结,触摸时有疼痛感。当感染消退时,淋巴结可以恢复,也可能保持肿大后的大小。4.发热:当感染发生时,患者可能还会有持续的发热。体温在应用药物抗感染之后会恢复正常。积极排空乳汁:哺乳期的妇女要按时哺乳,不要过分补充汤水以免乳汁分泌过多。哺乳之后可通过按摩或者吸奶器将剩余的乳汁排空。哺乳时让婴儿的嘴唇完全包绕乳头,哺乳结束要及时清理干净表面的乳汁,预防感染。积极治疗乳腺疾病:有乳腺炎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遵医嘱足疗程服用药物,避免炎症长期刺激引起乳腺导管粘连。
积乳囊肿一般采用手术或者穿刺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常常效果不佳,抗生素主要用于术前的抗感染治疗。及时手术可以治愈本病,一般没有严重的后遗症。
中医馆中医乳腺科通过手指点穴相应穴位,如乳根、膻中、期门、背俞穴等,并予以中医推拿手法,疏通乳腺导管,并将蓄积在乳腺里的浓稠乳汁一点一点排出来,从而达到避免手术也能治愈的目的。
中医馆秉承“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为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以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为基础,采用传统中药、推拿、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埋线、中药熏蒸(洗)、中药塌渍、小儿药浴、穴位注射、中药面膜等传统方法开展中医相关疾病的诊疗,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已病和防未病的目的,更好地服务母婴,提升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