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惊蛰的意思是“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动物”,标志着春天的真正开始。此时,气温逐渐回升,春雷始鸣,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苏醒,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中医理论中,惊蛰时节阳气渐升,阴气渐退,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因此,惊蛰不仅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人体养生的关键时期。
一、起居养生
(1)早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
惊蛰时节,阳气渐升,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因此,起居上应早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升发。早起可以吸收清晨的阳气,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2)注意保暖,防止春寒
虽然惊蛰时节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因此,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春寒侵袭。
二、饮食养生
(1)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
惊蛰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升发,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等。
(2)适当吃一些辛温食物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可以适当吃一些辛温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等,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促进阳气的升发。

三、情志养生
(1)保持心情舒畅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人体的情绪也容易波动。因此,情志上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2)避免过度思虑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过度思虑容易耗伤心神,影响阳气的升发。因此,应避免过度思虑,保持心态平和。
四、运动养生
(1)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阳气的升发。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2)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耗伤阳气。运动时应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运动。
五、穴位养生
(1)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2)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六、秋季生长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对于孩子来说,此阶段是一年中增高益智强身健体最好的季节。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一年四季中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特别在3~5月期间,身高增长速度是平时的2-2.5倍;所以,此阶段正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在春季结合助长贴敷,把握科学助长好时机。

中医馆秉承“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为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以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为基础,采用传统中药、推拿、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埋线、中药熏蒸(洗)、中药塌渍、小儿药浴、穴位注射、中药面膜等传统方法开展中医相关疾病的诊疗,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达到已病和防未病的目的,更好地服务母婴,提升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
地址: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一期一楼中医馆
电话:0564-35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