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毕飞宇小说《推拿》,这部小说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感触颇深,《推拿》把一个完整、新鲜、令人惊异的世界推到我们而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仿佛让人置身其中,以盲人的黑暗视角来感知周围的一切。
就像毕飞宇说过的一句话:“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是啊,很多时候,健全人在明处,盲人在暗处。
健全人常常把眼见为实作为标准,却不知人生有太多盲点,让人看不清生活的真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光始终向外,却从未真正探索自己的内心。比眼盲更可怕的,是心盲。
内心缺乏光亮的人,这辈子很难看清自己。正所谓,明处着眼,暗处着心。作为一个失明者,王大夫即使看不见世间繁华,可他的心中还有一双慧眼,足以洞察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只有不断擦拭内心的眼睛,才能澄清杂质,扫除遮蔽物,让光明照亮人生的一片天地。
《推拿》中我们看见了盲人的世界,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通过作者的点滴刻画感受到了盲人眼中心里我们的世界。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世界,但是恰恰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许多我们认为的善和美,在听出来的是世界里面是痛和苦。舞台上鲜花掌声下的都红,内心的痛苦谁能知?敦厚朴实的王大夫,拿刀自残的痛苦谁人能知?用身体健康换取资本的沙复明,隐忍疾病的痛苦谁又能知?太多的痛苦我们都不能感受,太多的痛苦我们都根本不知道,而我们恰恰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苦痛,自己的私心膨胀下的无明,王大夫的弟弟说,如果我是盲人,我也可以自力更生!这句话真是刻骨铭心,真是绝妙讽刺下的滴血之言!再比如王大夫对于一群赌徒发誓---一个盲人的誓言是--出门让我看得见。
全文盲人的世界充斥着黑暗、小心翼翼、静默,但仿佛又听到每个人心底咆哮着,呐喊着,被命运裹挟着、拔弄着的无力感。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怜悯,需要的是有尊严、有希望的活着!(行政支部: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