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先后为两位患儿成功实施单孔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两位患儿均患有地中海贫血数年之久,导致严重脾功能亢进,影响生活质量。手术在我科驻点专家的指导下顺利开展,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手术以“更小创伤、更快康复”的显著优势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在小儿复杂脾脏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区域患儿提供了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儿均为地中海贫血伴脾肿大,经小儿外科团队详细评估,患儿均符合脾切除手术指征,但考虑到儿童腹腔空间狭小、组织娇嫩,且家长对术后美观及康复速度有较高期待,团队决定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仅在患儿脐部切开一个约2cm的小切口,通过专用器械完成脾脏游离、血管结扎及完整切除,最后将脾脏组织经脐部切口取出。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关键在于‘精准’与‘协调’。”我院小儿外科主任窦俊锋介绍,脾脏血供丰富,周围毗邻胃、胰腺、结肠等重要器官,儿童腹腔操作空间仅为成人的1/3左右,术中需通过单一通道完成分离、止血、结扎等多步骤操作,对团队的解剖熟悉度、器械配合能力及应急处理水平要求极高。
患儿术后的快速康复得益于单孔腹腔镜的微创特性,患儿术后恢复远超预期——术后即拔出胃管,首日即可下床活动,第二天进食流质,第三至五天复查指标正常后顺利出院。家长感慨:“原本担心孩子要遭大罪,没想到伤口只有肚脐眼那么小,术后孩子精神头特别好,真是太感谢医生了!”
“单孔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优势不仅在于切口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腹腔脏器干扰,降低了术后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同时加速了患儿免疫功能的代偿恢复。”小儿外科驻点专家潘祝彬主任表示,该技术尤其适合儿童群体,既能解决脾脏疾病问题,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此次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小儿外科继单孔腹腔镜下阑尾、胆囊切除术等技术成熟后的又一突破。近年来,科室始终以“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为发展方向,通过驻点专家指导、手术演示,选派骨干进修、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多学科协作,不断提升复杂小儿外科疾病的诊疗能力,为众多患儿家庭带来了“创伤小、恢复快、体验佳”的治疗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