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金安区妇幼保健院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就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保健天地 >【儿科保健
【特色康复】告别 “社恐” 标签!家长这样做,让孩子不再怕 “交朋友”
【浏览次数:45】【2025-09-05 16:19】【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小明妈妈最近带孩子外出时,时常发现孩子遇到熟人就喜欢躲妈妈身后。为此她有些担忧,怕孩子不会和同龄人社交以至于被孤立。所以,作为家长,如何在家中更好地帮助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图片



图片

一、主动开口:让孩子学会 “迈出表达第一步”

图片

    1. 打招呼与自我介绍

· 打招呼:可以每天固定场景练习,上课前说 “**老师早上好”,下课接孩子时说 “**老师再见”。当孩子打招呼频次变多时,可以给予击掌或者言语的鼓励。

· 自我介绍:对于能够表达句子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先在家中进行示范,如“我叫**,今年5岁了,我喜欢玩搭积木”,练习熟练后,在小区遇到小朋友时鼓励孩子说。

图片

      2. 邀请同伴一起玩

在游乐场看到其他孩子时,可以说“你们在玩什么?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也可以主动邀请同伴参与活动,说 “我们一起玩汽车好不好?”。

图片

     3. 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挫折(如:积木倒了/摔跤)时往往伴有哭闹或其他问题行为,这时语言的引导很重要,教会孩子情绪表达,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行为,并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 指出情绪:帮孩子说出感受,“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因为积木倒了”

· 教表达句式:比如 “我很**,因为**”

· 替代行为:生气的时候可以说 “我很生气”或者告诉大人来代替哭闹


图片

二、学会回应:让孩子懂得 “怎么接话茬”

图片

    1. 认真倾听

    可以跟孩子玩 “拷贝不走样” 游戏:家长说短句让孩子重复,在孩子耳边说一句话,如“妈妈今天在超市买了苹果”,让他复述传给爸爸,观察孩子能不能完整地复述句子。

2.  拒绝别人时怎么说

    适当拒绝时需明确且礼貌,配合摇头或摆手动作,让表达更清楚。如 “我现在不想玩这个,谢谢”。

图片

三、友好相处:让孩子知道 “怎么玩到一起”

图片

      1. 分享和轮流

      分享可从 “半主动分享” 开始:给予儿童双份物品(如两块饼干),引导其自愿分给同伴一块“妹妹没有饼干怎么办?”,并在分享后表扬具体行为,说 “你把饼干分给妹妹,妈妈觉得你很大方”。

      家长也可以利用计时器来引导儿童分享玩具,设定每人玩玩具3分钟,时间到了就给同伴,同时提醒儿童“现在是妹妹玩,然后到你玩”,同时帮助建立“等待-轮流-传递”的概念。

      2. 遵守简单规则 

      遵守规则从简单游戏入手,如 “红绿灯”游戏,明确规则后严格执行,如红灯时必须停止。当儿童违反规则时,用语言提醒:“现在是红灯,规则是要停下”。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可以说 “你没有按规则玩,游戏就不可以继续了哦”。

图片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在一次次互动中训练出来的。作为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耐心引导,孩子就能慢慢学会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与此同时,我院儿童康复中心的语言和认知团体课程也涉及孩子的社交训练,家长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相关咨询和报名。相信在家长、治疗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社交能力会越来越好!


供稿:万婷婷    胡    杨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 医院地址:六安市长安北路1123号 邮编:237006
皖ICP备120192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