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妈说,房间里明明不冷不热,可一回头看宝宝,发现宝宝睡得大汗淋漓,立马惊出一身汗:宝宝这是生病了,还是缺钙了?钙其实也很郁闷,每每有点啥状况又得当背锅侠。那么,宝宝为啥出汗多?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
宝宝出汗多就是生病?
其实,宝宝们的神经发育都不完善,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比较差,所以他们通常比我们成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0-3岁的小宝宝,皮肤含水量大(嗯,难怪看上去一个个都水灵灵),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由皮肤蒸发的水分就多。再加上调节功能本身就差,新陈代谢还来得旺盛,又活泼好动的,稍微动一动,或者是晚上睡下后,汗就源源不断地来了。不过汗水虽多,一般是在宝宝刚入睡那会“潮涌”,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身体是安静下来了,但睡前活动产生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散去,就用出汗的方式把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掉。


不过,爸妈仔细观察一下,一般宝宝刚睡的头一两个小时,额头还是会有涓涓细“汗”,之后就不怎么出汗了。这种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并不是宝宝生病。

另外,很多宝宝能走能跑之后,很容易玩high,尤其是睡前超爱在床上蹦蹦跳跳(心疼小床3秒),入睡后能不出汗?

除了睡前蹦蹦跳跳,有的宝宝睡前还习惯吃点东西,比如喝杯牛奶吃个鸡蛋啃点饼干等等,这类高蛋白的食物,都会加剧出汗。也有的宝宝睡前看了太过刺激的动画片,刺激了大脑皮层,也会出汗。还有一点,秋冬季爸妈和长辈们的通病之一:给宝宝穿盖太多,占了出汗多的大头。明明宝宝是“小孩屁股上有3把火”,比我们成人更怕热,还穿盖太多,汗水就更多了。

这4种病理性出汗:要去医院
生病导致的宝宝出汗多,也就是病理性出汗。如果有这4种情况,需要及早带宝宝去医院。
一、佝偻病——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佝偻病,也是爸妈相对熟悉的。如果宝宝除了出汗多,还有烦躁、爱哭、睡眠不安,甚至头骨软化、方形头、囟门较大、闭合晚,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宝宝的胸部可能会出现肋软骨串珠、鸡胸等骨骼畸形的症状。

二、贫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宝宝,也会出汗多,还有精神差、没力气、脸色苍白、头发稀稀拉拉等症状。
三、发烧——宝宝发烧时,体温下降期也会出汗,这个比较容易发现,测量体温即可,这里不展开。
四、结核病——这类宝宝的出汗就是盗汗,汗出得哗啦啦,从入睡到后半夜到天亮“我们一直在出汗”不说,还有低热、胃口差、精神差甚至体重下降等症状。

宝宝出汗多怎么办?
家长可以对照一下,如果属于病理性出汗的,及早去医院。生理性出汗呢,可以在家护理。
一定不要穿盖太多!宝宝的被子和成人一样就行,如果开空调还可以比成人的再薄一点点。睡觉的衣服也别穿太多,宽松透气的贴身内衣即可。
睡前别让宝宝玩太high,也少看刺激性动画片,和少吃高热量食物。
还要让宝宝多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爸爸妈妈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宝宝出汗就是缺钙,擅自给宝宝补钙,实在不放心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
咨询地址: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三楼儿保科
(通讯员:蔡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