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医院消化科里腹泻的孩子又多起来了,忙坏医生、家长的“秋季腹泻”又来了。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要相对较多。腹泻时大量营养物质丢失,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所以腹泻病被原卫生部列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和研究的“四病”之一。
儿童腹泻有两个高发期——夏季腹泻和秋季腹泻。两种腹泻主要病因并不一:
发生在6、7、8月,称“夏季腹泻”,大部分患儿是由于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最常见的细菌型包括致泄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空肠弯曲菌等。这些容易“带菌”的食物包括未合理储存的蔬果,预包装的蔬菜,没煮熟的肉、鸡、蛋,未经充分消毒的牛奶、乳制品等。
发生在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即当前导致儿童腹泻的罪魁祸首。这也是为何轮状病毒腹泻,又被称为秋季腹泻。

表:夏季腹泻、秋季腹泻对比
眼下即将进入秋冬季,家长显然应该关注轮状病毒。

从此以后,人们发现轮状病毒是全世界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的元凶。几乎每个宝宝在3~5岁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一项国内的轮状病毒疾病分析显示,在中国<5岁儿童中,至少1/3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虽然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也仅随粪便排出体外。但由于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在无症状的情况下排出病毒,导致病毒持续传播。同时轮状病毒轮“很坚强”,可以在物品上存活很长时间,例如玩具、硬的表面、门把手。而且它耐酸又耐碱,普通的肥皂和消毒剂难以杀灭轮状病毒,这就更增加了轮状病毒的传播威力,由于其高度传染性,轮状病毒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
而婴幼儿免疫力差、胃肠功能差,成为了轮状病毒最常“欺负”的群体。一项国内五所城市儿童医院流行病学监测显示,超过60%轮状病毒感染都发生在1岁前,约90%感染发生在2岁前。

图:我国五个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年龄分布
轮状病毒感染起病急,潜伏期仅1~3天,呕吐、发热、腹泻是其主要症状,严重时还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呕吐:80%~90%的患儿出现呕吐;
发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儿发烧可能超过39℃;
腹泻:每天平均腹泻次数10~20次,腹泻可长达9天,粪便呈薄水样,淡黄色或黄绿色,偶有黏液,无脓血;
脱水甚至死亡:常发生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导致死亡
患儿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送医院!
腹泻造成的最严重威胁是脱水。患儿持续呕吐和水样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出现尿量减少、哭泣时没有眼泪、口舌干燥、眼窝凹陷、囟门下陷、皮肤张力降低、精神萎靡、嗜睡、软弱无力等表现。发生这种情况需紧急就医,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果患儿在治疗三天内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以下任一症状,也应当立即就医:
①腹泻次数和量增加;
②频繁呕吐;
③明显口渴;
④不能正常饮食;
⑤发热;
⑥大便带血。
目前并没有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同时轮状病毒腹泻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症状减轻,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对于正在腹泻的宝宝,补液和补锌是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基石,补液用以预防脱水,补锌用以减轻腹泻程度,缩短病程。
究竟如何有效预防轮状病毒?
2017年WHO指出,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有:
1.获得安全饮水;
2.使用经过改良的卫生设施;
3.用肥皂洗手;
4.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
5.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食品卫生;
6.有关感染如何传播的健康教育;
7.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宝宝年龄越小,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病情发展可能会越严重。WHO建议从幼儿6周龄开始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感染之前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保护。
腹泻高发的秋冬季即将到来,各位爸爸妈妈们可要努力照顾好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