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民生工程绩效管理,强化政策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发展,逐年提高产前筛查率,不断提升我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按照《安徽省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绩效管理的通知》,对照《安徽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全面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2021年1-12月份,全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3670人,无创DNA筛查1127,筛查总数4807。
二、自评得分(满分100分,自查得分:100分)
(一)决策
1、项目立项依据:符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的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自评得4分。
2、绩效目标编制:制定了中长期绩效目标,年度绩效目标,目标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要求。本年度产前筛查率目标为60%以上,2022年达到70%以上,到2030年达到80%以上。自评得3分。
3、绩效指标合理:设定了全面、具体、量化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具有合理性。自评得3分。
(二)过程
1、项目管理
(1)任务落实分解:区党委、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明确了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职责,通过微信公号、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对项目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区卫健委组织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对全区保健医生宣传动员、培训,再由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和各医疗保健机构在辖区内大力倡导产前筛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参与民生工程的信息汇报工作及图片收集工作。自评得4分。
(2)服务机构规范:我区制定了产前筛查相关服务机构的服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建立了相关服务机构的检查制度,开展服务机构检查,实施该项目以来,未发生违规收费现象。自评得6分。
(3)业务培训:2021年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对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医生进行了产前筛查项目培训。自评得2分。
(4)统计信息管理:建立了金安区产前筛查项目统计制度,每月及时向六安市产前筛查中心反馈信息,全区信息汇总后报送区民生办。自评得2分。
(5)机构监督检查:2021年度市级对我区出生缺陷进行了督导检查,给予指导意见,针对问题,开展了落实整改措施。自评得4分。
(6)资料报送情况:每月各区筛查中心将产前筛查人群按户籍分类报送六安市筛查中心,六安市筛查中心将所有户籍金安区的人群反馈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由保健部汇总后上报金安区民生办。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或乡镇卫生院的妇保医院定期上报“群众话民生”及“图片看民生”,自评得2分。
2、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实行专账管理。自评得4分。
(2)资金到位:出生缺陷防治项目资金已到位。自评得4分。
(3)资金使用合规:该项目资金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自评得2分。
(三)项目产出:
1、产前筛查率:辖区内年度筛查总数4807,建册孕妇5169,符合筛查条件建册孕妇5039,辖区内年度建册孕妇筛查率达93.0%。辖区内年度符合筛查条件建册孕妇筛查率达95.4%以上。自评共得10分。
2、健康知识知晓率:2021年产前门诊产前筛查满意度调查中,产前筛查知晓率100%。自评得10分。
3、随访率:辖区内参加产前筛查的孕妇随访率达85%以上,筛查出的高危人群随访率达到100%。自评得10分。
4、省级质控:省级质控,产前筛查有流程合理,操作正确,报告及时,自评得10分。
(四)项目效益
1、健全出生缺陷防治防治体系:辖区内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健全,在金安区第二季度保健例会上培训到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相关技术人员。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均有相关证书,产前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及时转到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一步咨询和检查。无信息数据、生化标本安全问题;根据在我区孕妇的实际需求,此项民生工程扩大惠及到六安市的四县四区,此项举措已经实施了一年以上。自评10分。
2、满意度:2021年产前门诊产前筛查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100%,自评为10分。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把出生缺陷防治的重要意义宣传到位,从早孕建卡时就开始宣传。
(二)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质量及业务水平。将筛查结果告知孕妇,让其明白筛查的意义,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及时召回,给予进一步咨询及干预,体现筛查的目标和意义。
(三)提高社会效益。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相关指标,多途径探索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质量的创新举措。
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