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传统医药,老百姓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中草药,其实针灸、推拿、贴敷、拔罐、穴位按摩等都是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治疗手段,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今天我们说一说宝宝的日常中医保健疗法---适合家庭进行的几个穴位按摩方法。
人体表面分布着许多穴位。穴位者,乃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穴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治疗或预防疾病。四神聪位于头顶最高点(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按揉四神聪,有清利头目、醒脑开窍的功效;可用于失眠、健忘、头痛、眩晕、智力落后等。如果想健脑益智、提高儿童反应能力、注意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可以多按揉这些穴位。

按揉时,宝宝可坐于凳子上,或躺在床上,家长双手扶住孩子的头颅两侧,两手拇指分别放置于左右侧的四神聪穴位上,施加一定力度进行按揉,半分钟后,再按揉前后的四神聪穴位,四个穴位两两交替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1-2次。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离胫骨前嵴约一横指。按揉足三里有健脾益气、生发胃气、燥湿和胃的功效;可用于胃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如果想改善孩子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整体免疫功效,可以多按揉这个穴位。

按揉时,孩子选择一个舒适的******,可以躺于床上,也可以坐于椅子上。家长右手扶住孩子右侧小腿内侧,左手寻找足三里的位置,寻找到后,四指握住小腿,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施加一点力度,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按揉。再用左手扶住儿童左腿,右手寻找位置并用拇指按揉。每次两侧足三里各按揉3分钟左右,每天1-2次。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处。按揉三阴交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功效;因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的交汇点,搭配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儿童,可改善手脚凉、食欲不振、胃肠虚弱等症状。

按揉时,孩子选择一个舒适的******,可以躺于床上,也可以坐于椅子上。家长一手扶住孩子小腿,另一手寻找三阴交的位置,寻找到后,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施加一点力度,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按揉。同样的方法按揉另一侧下肢的三阴交位置。每次两侧三阴交各按揉3分钟左右,每天1-2次。

以上三个穴位,适合大部分儿童,可经常按揉。穴位按摩操作简便,不需要借助其他器具,仅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穴位,也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行,孩子也容易接受,适用于宝宝日常保健。不仅是穴位按摩,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同样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而治疗或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