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金安区妇幼保健院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就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保健天地 >【科普文章
八段锦与健康
【浏览次数:2572】【2024-08-19 09:24】【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原创:中医科 朱阳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起源于宋朝,盛行于明清。锦有三个含义(1)高贵、华丽;(2)柔和、优美;(3)连绵不断。古人把这套八段优美、柔和连贯的导引******视为祛病保健延年珍品借故曰八段锦。八段锦的练功方法是以内功为主,同时又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特点与要领

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要领

松静自然

准确灵活

练养相兼

循序渐进

八段锦的作用

(一)传统医学角度


图片


该套动作具有理三焦、疏肝肺、调脾胃、疗劳伤、去心火、固肾腰、争气力、消百病。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精神意识等具有平衡、调整、疏通、通达之功。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图片

八段锦开头就做这一动作,一则可消除疲劳,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再则是一种全身肌肉总动员,给以下各段动作做好准备;三使腹腔内脏得到充分自我按摩内脏,改善了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四对颈椎病、肩背肌僵硬、腰痛、腰椎病、眼疾、便秘、痔疮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五则对三焦有调理作用。
三焦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等脏;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肝、胆、脾、胃等;下焦指脐以下,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由此看来,上焦约为胸腔,中、下焦腹腔、盆腔。为人体内脏的全部。由于这节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所以对内脏各部、对颈、胸、腰、上肢肌肉骨骼具有良好作用,同时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图片

    这一动作的重点在头、颈、胸部。上焦可说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第三式、调理脾胃虚单举


图片

这段动作是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对拉,使两侧内脏器官和肌肉进一步受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受到牵拉,使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强,久练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图片

这一节动作是头部反复向左、向右转动,眼球尽量往后看,显然是一种头部运动。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可是,这节动作按中医理论却历来被认为对五劳七伤有防治作用。
五劳,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指肝、心、脾、肺、肾等劳损;另指“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不论那种解释,都是;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几种损伤。
七伤——七情伤害。喜、怒、忧、思、悲、恐、惊。由于情志活动过度造成精神失调,从而造成脏腑气血劳损。而头、颈部运动,能疏通经过颈部到达头部的各经络,改善脑部的气血供应,从而舒畅情志,有助于增强和改善精神、神经的功能,调节它们对脏腑气血及身体各部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劳损的目的。

此外,这段动作还有以下三种作用:

1、可以加大眼球活动范围,增强眼肌;

2、使颈诸肌感到酸疼,其作用和针灸时酸痛的作用相似,对大脑和全身神经活动有良好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图片

     这段动作是个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通过摆尾以益肾水,摇头以引肾水上滋心火,达到心火相济,阴阳平衡。火是交感神经紧张的一种表现,正常活动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但在健康人这种紧张经休息后即可消除。如果休息后仍不消除,即属病态。这段动作强调放松,因此可能是消除非正常神经紧张的一种方法。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图片

   该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对增强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

   腰为肾之府,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和枢纽。保护着内脏重要器官,如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经常做腰部运动可强腰固肾,使人体耳聪目明、骨强齿健。

   至于肾,又是排泄人体无用或有害的终产物的器官,又有调节人体水液平衡的机能,其与膀胱共为下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焦如渎”——通调人体水道,对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起着重要作用。肾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有害物质在体内停留和聚集,对人体生理功能危害极大。

   坚持练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各器官、特别是肾脏功能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生殖机能。使肾精得充,肾气得固。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图片

   这段动作要求拳头紧攒,脚趾用力抓地,全身用力,聚精会神,瞪眼怒目,能疏通肝气,加强气血的运行以达到练体阴而用阳的目的。长期如此锻炼,会促进肝的藏血与疏泄的功能,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这段动作值得注意的是怒目,其生理机制是否因为怒目时颈部肌肉加强而增加了臂力尚待进一步研究。一般来说,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两目圆睁,以至怒目。总之,怒目可能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图片

   该段动作,震动督脉,振奋阳气。要求放松把全身各器官、各系统受到轻微震动而复位。

   所谓百病消,并非指单做七颠能消百病,而是指长期坚持练八段锦动作才可以增强整个身体,故说 “百病消”。


图片

     

综观,上述八项动作简单完整,颇为全面,主要用祖国医学理论来解释动作对人体的作用,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弱皆宜,即可防病,又能治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病。

(二)现代医学角度

图片


从现代科学医学分析,该套动作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1、对心血管的作用

图片

  八段锦要求身体端正,气沉丹田。因此膈肌的运动幅度增大,对内脏形成了一个摩擦运动,既可消除腹腔淤血,又可使上下腔静脉血液易于流回右心。血压高者经过八段锦的锻练后,有助血压降低。血压低者,因习练有助血压回复正常。       

  八段锦气贯丹田的深长呼吸,可使心律减慢,降低心肌氧消耗量。由於加强了全身血液循环,而减低心脏负荷,有利心脏功能。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图片

  八段锦要求身正,含胸沉气,使呼吸深长,增加肺活量。增加肺的换气功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八段锦的定静作用和内脏按摩作用,可使呼吸通道畅顺,可改善肺气肿和心肺的各种疾病。八段锦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活动相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很适合老年朋友习练,但最好正规学习后再练。

3、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图片

  现代研究证实,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次序符合运动学与生理学规律,其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对肩、肘、腕、指、髋、膝、踝、趾、脊柱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也起到有效的锻炼。

  总之,八段锦的编排充分考虑了运动顺序和运动强度及作用。

(1)脊柱:第一→第五节颈椎的屈伸、左右旋转。第五、第六节 腰椎的屈伸、旋转运动。第七、第八节脊柱的整体运动。

(2)四肢:第一→第四节上肢的屈伸、外展、内收等。第五、六、七节下肢髋膝踝的屈伸运动。

(3)内脏:第一节对三腔脏器总的调动和调整。以后各节依次对心、肺、脾胃、肝胆、肾、膀胱有柔和的按摩。

(4)精神意识:放松、调节。改善焦虑、抑郁。

(5)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肢体、内脏等的血供。

(三)现代研究

可改善T2DM的血糖状况,帮助控制血糖;

对抑郁症有治疗作用,改善抑郁状态;

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有利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人体平衡功能,有利人体运动;

有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肾的病变;

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


图片

八段锦不适宜人群

1.不明病因的急性脊柱损伤者

对于一些因不明病因而患上急性脊柱损伤者的人群是不宜练习八段锦的,如果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就不要轻易练八段锦或者有其他的锻炼行为。

2.患有脊髓症状者

如果确诊是患有脊髓症状的人群,如脊髓压迫症、脊髓损伤者,也不能随意练习八段锦。

3.严重心、脑、肺疾病患者

虽然八段锦的动作简单易学,但患有严重心、脑、肺疾病的人群是不适宜练八段锦的,以免诱发疾病。

4.过于体虚者

许多体虚者,稍微多走一些路、搬一点东西就会有头昏眼花、体力不支的感觉,而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需要配合呼吸来练习,过于体虚、气力不足者也是不适合猛然开始练习的。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馆秉承“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为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以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为基础,采用传统中药、推拿、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贴敷、埋线、中药熏蒸(洗)、中药塌渍、小儿药浴、穴位注射、中药面膜等传统方法开展中医相关疾病的诊疗,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已病和防未病的目的,更好地服务母婴,提升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

 

地址: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老楼1楼中医馆

电话:

0564-3597115



金安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 医院地址:六安市长安北路1123号 邮编:237006
皖ICP备120192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